编辑部 王爱莲
头戴燕尾帽,身穿蓝色、红色、绿色工作服,脸上荡起微笑,脚下步履轻盈,关切的眼神,体贴的话语……医院的护理像和风吹拂患儿的脸面,像细雨滋润家长的心田,用娴熟的技术为患儿托起了一片蓝天,用靓丽的身姿勾出了医院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从导诊话护理
找个熟人去看病,这在很多人很多医院是常有的事。“三张证明抵不了一个熟人”,没有熟人、独有一叠在各医院就诊资料的小刘从邵阳农村,提着沉重的包裹,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了长沙。第一次出远门的她,初到繁华地不禁有些茫然失措。经过多方打听,她终于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走进现代化的门诊大厅时,她看到大厅里宽敞明亮,左面是一个小型超市,有三三两两的家长牵着孩子从里面出来,右面整洁鲜艳的蓝色椅子上坐着不少大人和孩子,他们昂着头,盯着墙上的彩色电视屏,屏幕上猫和老鼠在酣战。各挂号交费窗口前是排队的人们。她张望着来到一个写着“病人选择医生”的宣传栏前,这时一个红衣姑娘飘然来到了她的身边,“大姐,您好!我是导诊护士×××,我能帮您吗?”,象是一阵及时雨,红衣姑娘帮她寄存了包裹,领着她挂号、交钱,抱着她的孩子到诊室看病,去检验科检查,直至办好住院手续。在她的就医经验中,护士的职能就是打针、发药,像这样客气地对她,这样专业地帮她选择医生,领着她看病,她可是第一次遇见,“导诊护士”这名字听着都新鲜。
从细节话护理
李大爷有过2次带着孙子在儿童医院住院的经历,这一次,距他孙子患阑尾炎第一次住进普外科时,已相隔了10年。来到病区护士站时,他一眼发现护士们的衣服已换成了淡雅的蓝色,从事多年美术教学的李大爷说,这与过去护士白帽子,白口罩、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相比起来,更显得温馨、和谐,让人更有安全感。这不,调皮的小孙子一下子便和护士阿姨亲近起来了,乖乖地听从护士的安排,量起了体温。一个帽子上有一横杠的姑娘走了过来,亲切地对他说:“大爷,您好!我是小蒋,是这里的护士长……”,并将在场的主管医生、护士们向他一一介绍。然后,自称是责任护士的小刘又告诉了他治病的常识、程序以及医生的诊疗计划和日程安排,并带着他和孙子参观了病房。他发现病房里是少见的干净整洁,没有想象中的药水味、来苏味,室内电视、卫生间、晾衣架、洗脸盆,一应俱全。生性开朗的李大爷逢人就说:这那象医院,分明是进了一家宾馆啊。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经常听到的话语是“大爷,有什么我能帮您的吗?”、“大爷,我来给冰冰换液体了”、 “大爷,这是××药,需要慢慢输入”、“大爷,我会随时来看冰冰的”等等。在每周一次的专病护士健康教育讲座上,李大爷更学到了很多防病治病的常识,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他由衷地说:“这些小姑娘,上起课来还真象那么回事呢。”后来,护士们还发给他一些科普宣传手册以及护士们自己编写的健康教育书籍,“这些知识正是我所需要的啊!”。要出院了,有专门的护士带着他办理出院手续,护士们告诉他,回去后孙子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读书要注意安全,平时不要暴饮暴食,夏天来了,吃冷饮要注意卫生……一直将爷孙俩送到电梯门口。于是急匆匆的脚步又转向了下一位患者。这让李大爷不由得感慨万千,过去只有“病人找护士”,哪有这样“护士找病人、护士陪病人”的事呢?这家医院我看不一般。
从打针话护理
28岁的王先生一次儿时打针的经历被深深地留在了脑海:因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他送进了医院,因为对医院有恐惧感,刚一进医院大门,他就哭嚷着要回家,当医生说需要打针时,他更是撒腿就跑,但他被父母捉住了,拽着来到了打针的地方,只见一位阿姨穿着白大褂,一手举着针,一手拿着棉签,面无表情地面对他,令他望而生畏,他吓得往后退,被父母强行按住了身体,阿姨大声地说:“你再动,再动就给你多打几针!”
这一日,已成为父亲的王先生带着女儿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注射室,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4岁的女儿最怕打针了,该如何说服她接受注射呢?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注射室,一个头戴红色燕尾帽,身穿粉红护士服的姑娘微笑着迎接了他,并向女儿伸出了双手,“漂亮宝宝,你叫什么名字啊?”女儿以少有的大方说道,“我叫贝贝”。“哦,贝贝上幼儿园了吗?”,“贝贝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不?“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小手呢?”“贝贝想不想快点好起来,和幼儿园的同学们去玩啊?”“阿姨要给你用一点点药到你的身体里,这样你的病才会好起来”、“贝贝,阿姨给你打针了,不会太痛,但是要勇敢哦!”……不知不觉中,奇迹发生了,过去一打针就哭嚷着要回家的贝贝竟然连续3天都能安静地递出手来,甚至睁着眼睛望着护士阿姨为他穿刺,而不皱一下眉头,不说一声痛,表现得完全是一个勇敢的孩子。20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儿时的感受告诉王先生:病患儿童其实更需要像这样的心理护理,可自己儿时遭受的却是恐吓和训斥。
从救治话护理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中心,一个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奄奄一息的“美人鱼综合征”患儿正躺在温暖舒适的病床上,一群善良的“绿衣天使”们正在集体为一个“人鱼娃娃”的生存而彻夜不眠,整夜的守候让青春的脸显得有些暗淡,让明眸变得无光,但终于使“人鱼宝宝”无肾生存了38天,在享受了人世间无限的关爱之后才去了天堂。
为了救治人禽流感患儿“摇摇”,社会上人人谈“禽”色变时,作为责任护士的杨兰却整日与“摇摇”相伴,用自己爱的笑容感动了上天,驱走了瘟神。那种对于生命的爱与尊重感动了无数的人们,谁能说那些人性中美好的品质,诸如善良、真诚和热心已被这个世界遗忘了呢?
有人说:她们是白衣天使;有人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有人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有人说:护理是一门简单的职业,打针、发药、铺床,一些重复的机械操作而已;也有人说:护理是一门最难做的职业,做好这个职业你必须非常专业,必须学好那些枯燥无比的医学理论和护理操作,还要有特别好的耐心与爱心。
当我询问在病床间穿梭忙碌了的一整天的护士小李时,她告诉我:“很开心啊,我喜欢这份工作”。是啊,热爱工作,才会有使命和金钱之外的许多收获,护士们已经从完成任务似的机械劳动,成长到了从护理他人、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也许这才是护理发展的本质所在。从被动的、狭隘的护理技能到人文的、社会的护理服务,从“要我做到”到“我要做到”那种自发的、习惯的,来自灵魂的使命感,从护理病人身体的疾病到病人心理的呵护。我欣喜地看到:儿医的护理事业正在护理行业掀起一场从内容到形式的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