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所 成新宁
装饰一新的住院大楼,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熙熙攘攘的患者,先进的诊疗设备,20年的变化真是让人惊叹!20年前的一幕幕穿越时空隧道再次在眼前浮现。
工作第一天
1986年7月10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成为了儿童医院的一员。那天我从山区小城乘汽车、转火车一路颠簸来到儿童医院报到,看到的场景完全出乎意料:门前一条不宽的泥巴路,不见公交车的穿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唯一引人注意的是正在施工的工地上,交错的钢筋随处可见,搅拌机的轰鸣声声入耳;4栋完工的宿舍和一栋4层楼的办公用房一前一后地位于工地的两端。这难道就是省儿童医院?带者满腹疑问我们走进了人事科,人事科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搬运了一些书籍,没多久就下班了。
夜幕虽降临,气温却不象山区那样随着夜晚一起降落,热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怎么挪地方,都觉得热,随手拿张报纸当扇,一刻也不敢停,最后只好睡到靠窗的桌子上。更有那成群的蚊子,嗡嗡地叫,不一会身上就起了不少的“包”,奇痒难当。人虽疲劳,却难以入睡,又被“医院没建好,明天会到哪里上班?”的思绪困扰,直到清晨四点才迷迷糊糊睡着。
初识儿童保健所
1987年6月1日,儿童医院正式开院了,我被分配至一个陌生的科室——儿童保健科,第一次知道除了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需到医院就诊外,健康儿童也应定期到儿保科进行体检、预防佝偻病、贫血等。当时谢鹏主任给了我和同事一本心理测试的书,让我们下班后看,并要求背诵其中的105条项目,后来又陆续给了一些相关书籍供我们工作之余消化。虽然感觉太严格,但我们知道这是给我们强化专业知识,也就没有怨言。今天的儿童保健所不仅可开展各项心理测试,而且能针对性进行语言训练、孤独症训练、感统训练、心理咨询等多种治疗。我也从懵懂走向成熟,成为熟练掌握科内技术的医务人员。试想一下,每一位儿医人不都是在这样严格要求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吗?
一次特殊的经历
儿保所拟开设省内第一家“铅污染防治门诊”,为了让更多家长了解铅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我们精心制作了有关铅污染防治的宣传资料,准备到附近小学发放。1999年3月1日,我们来到了枫树山小学,初春的3月,空中还弥漫着冬的寒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手中拿着厚厚的宣传资料,不方便打伞,又要保护资料不被淋湿,还没发资料,双手就开始不太听使唤了。11:40学生开始排路队,转眼间就涌到了校门口,我们快速地将资料递给学生,同时叮嘱道:“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有的同学接过单子马上转交给爷爷或奶奶;有的同学带着疑惑的神情接了资料,机械地点点头;有的同学拿着资料草草看了看,随手扔在地上;最让我们尴尬的是:当我们递资料给家长时,有的家长坚决果断地用手一挡,极不耐烦地说道:“不要!不要!”拖着孩子就走;学校的一位老师也出来质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一阵忙碌过后,人群消散了,周围地上一片狼籍,到处散落着我们发的资料,白色纸张上沾着的雨水、脚印、污渍是那样清晰,那样刺眼,心痛和失望立刻涌了上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教育的加强,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现在每天都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千里迢迢来医院做铅检测,主动咨询铅污染的防治并索取相关资料。但我会时常想起那一次特殊经历,因为它让我更懂得珍惜现在。